狗肠道真菌有什么影响吗?
犬胃肠道细菌、寄生虫感染是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会导致犬腹泻、呕吐,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严重的话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 当主人发现狗狗有胃肠道不适的情况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带它到医院检查病因,以免延误病情。 胃肠道的炎症表现(粘膜充血、水肿) 胃肠道内的菌群失衡
1.X光片显示胃肠道积气或积液 2.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3.粪便检查可见少量粘液;显微镜下可见少量白细胞和吞噬细胞 4.腹腔穿刺液检可见少量粘液。
5.胃肠内容物检测可见少量细菌,尤其厌氧菌。
6.B超可见胃肠道蠕动减慢,黏膜层回声增强。 如果诊断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彻底,有可能会继发胃肠道息肉,肠套叠甚至癌变的可能。所以为了狗狗的健康,作为主人我们更应该做好护理工作!
1、及时驱虫:体内外驱虫都要做,体外驱虫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每三个月一次。使用驱虫药物要按照说明书或使用医生的建议用药,切不可随意加大剂量,否则会中毒。
2、清洁饮食:不要让狗狗自行捡食食物,尤其是路边的小吃,确保它的食物安全。给狗狗更换饮食渠道后,如果狗狗出现拉稀、呕吐等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还要保证食物的清洁,喂食前需洗手,清洗餐具,防止病从口入。
3、定期消毒:对环境以及狗狗的用品要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可以使用消毒液或者是紫外线灯进行消毒,特别是对于狗狗经常活动的区域要注意多清理几遍。
今天有同学问了关于肠道真菌的问题,因为临床中确实也是偶有发现,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说这个肠道真菌病,真菌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大多数对人和动物无害,有些种类还能作为食物被人类和动物食用(蘑菇),而且真菌在人体和动物体内也是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只有当处于非适宜真菌生长繁殖的部位或在宿主免疫力低下时才有可能致病。
病例资料
病史:小狗,一个月龄,犬业场购入,一周后拉灰黄稀便,断奶后拉黑稀便(混有粘液),每周都有呕吐一次现象,喂消炎药和驱虫药后没有好转。
检查:体格消瘦,毛发粗乱,体温肛温38.5度,大便软便,偏黑,混有粘液,寄生虫学检查没有发现寄生虫虫卵。
肠道真菌的发病特点:
由于真菌一般对常规抗生素不敏感(特别容易引起抗生素的滥用),加上犬猫的免疫功能又受到损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治疗的困难。许多因素都能造成犬猫的免疫功能下降,如:长期饥饿、应激或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等。因此,临床中有肠道真菌感染的犬猫通常是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包括长期用药)导致免疫功能受损而继发感染。因此,对于治疗时间比较长的软便、拉稀,需要考虑到肠道真菌病的可能。对于此类犬猫,建议在进行常规检查和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后,如果病情仍旧得不到改善,则应该考虑到肠道真菌感染的可能,采取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