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清道夫鱼怎么繁殖?
这玩意叫琵琶鼠,不是琵琶鱼 把鱼捞出来,放一个空鱼缸里面,上面盖一块玻璃板防止其逃跑(别问我为什么不用网捞,我也不知道!) 几天之后会看到玻璃板上有很多白色的小点,那就是它产下的卵。继续等待,卵会慢慢变成透明的幼虫形态并脱离母体在水中游动,这时把它放入另一个容器中让其自生自灭吧,成虫是绝对吃不到嘴里去的…… 至于雄雌分辨,看腹部的颜色就行了,腹部呈土黄色的为雌鱼,反之则为雄鱼~
PS: 这货在野外主要吃水底泥沙里的蚯蚓、幼虫等,因此具有清除水族箱底部沉积物的作用,不过由于它本身喜欢跳跃,因此缸中需要设过滤系统,避免粪便堆积造成污染。
1、养殖容器
一般用较大水族箱,也可用瓷盆、木盆等,放驯养水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再用流水冲刷干净,放入40厘米左右厚的洁净细砂,铺平,再放水高出砂面20厘米左右。在容器中还应设置20厘米宽的陆上产卵区,并用光滑无棱角的石子铺底。水体中再放入一些阔叶的水生植物。驯养用水可直接用每10升水中加入0.3克食盐的盐水,也可用每10升水中加入0.75克小苏打的苏打水。
2、亲鱼选择
选择产卵用的亲鱼要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活泼且已充分成熟。一般当年的鱼就可产卵繁殖,但为了获得更多的后代,可采用2龄以上、体长12厘米以上、体重50克以上的鱼做亲鱼,且雌雄比例为2∶1或3∶2为宜。
3、亲鱼驯养
初购回的亲鱼,必须进行2周左右的驯养。刚从热带鱼商店买回的亲鱼,因为经过长时间的运输和换水等操作,常会受到严重刺激,有可能感染细菌或真菌性疾病,因此,应及时用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液浸洗。亲鱼需单养,先用20升左右的小水体驯养,待适应后逐渐增大水体,水温保持24至27摄氏度,饲料为活蚯蚓、活虾等,每天喂食1至2次,饱食为度。经过2周左右的驯养,待亲鱼充分成熟,雄鱼胸鳍上的婚刺清楚可见,雌鱼腹部膨大且柔软,用手轻压腹部有乳白色卵子流出时,则可以进行催产。
4、催产
选择体重20至40克的亲鱼进行催产。一般亲鱼性腺成熟度并不一致,因此,在催产时应以雌鱼为准,雄鱼可提前多次注射催产素,以提高其精子活力和排精频率。注射用的针头大小为30×8毫米,进针方向与亲鱼身体纵轴平行,向头部方向挑刺进针,深度1.5至2毫米为宜。
催产素可选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用。剂量为每克鱼体重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0.6微克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单位,分别分雌雄鱼1次注射,一般注射后6至12小时可以发情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