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猫猫与现在的猫有什么不同?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商朝的纣王喜欢喝酒,而且无休无止。纣王自己造了一条大酒池,把好酒装进去,再弄一些干果泡在里面。纣王和他的宠妃、大臣就站在里面用勺子舀着喝酒。纣王的宫里还有个肉林,把各种肉类切成小块,用竹签串好插在林子里。还专门养了一些梅花鹿,那些鹿也被拴在那里,想吃鲜肉的人,随便宰杀就是。纣王的荒淫暴虐,激起人们强烈的反抗。在殷商的东北方兴起的周国,是反抗商纣王的主要力量。
周部落在陕西一带,农业比较发达。那里有很多马和牛、羊,还有少量的猪和狗。人们除了吃粮食和肉之外,还经常吃一种辛辣的东西——姜。他们也擅长酿酒。传说,周武王的妻子姜姬是当地一个有才能的酿酒能手。有一天,姜姬把刚酿成的好酒放在门外晾着,招来一群猫,这些猫围着酒缸舔酒。一群猫喝了酒,有的醉倒了,有的摇摇摆摆地走路,有的直打架,把姜姬逗乐了。她突然想到:猫很喜欢喝酒,能不能利用猫喜欢喝酒的习性,来对付近来闹得人畜不宁的耗子?这姜姬是个有心人,她把猫全给喂饱了,放在离酒缸不远的地方。猫吃饱了,都睡觉了。那些没有过够酒瘾的耗子,就从墙洞里钻出来偷酒喝。猫睡醒后,以为来的是耗子,就一爪子抓过去,想不到一个个醉猫的爪下全是醉耗子。这样,一群猫杀死了许多耗子,被姜姬收养了。姜姬让家里的女仆和婢女分别把猫分养在家里,让猫专门捕捉耗子。从此,周王宫里的猫多了起来。人们知道猫可以对付耗子以后,就给猫起了个“尧”的名字叫“猫猫”。后来,商朝被周朝取代,猫猫也随着周朝人传遍全国。因为“尧”在周朝发音为“猫猫”,“猫猫”这个名字一直沿用下来。
后来,人们饲养的猫猫越来越多,人们在喂养猫猫的过程中,发现猫猫身上的皮毛、形状、毛色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现代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说明猫猫的品种发生改变,人们逐渐饲养了一种家猫,这种家猫比原来的猫个子大,身上的条纹也好看,性情也温顺。现在的猫和周朝时饲养的猫不一样了,但人们还是沿用“猫猫”这个好听的名字,把猫猫继续饲养下去。